廟貌關公武佾舞

緣起沿革聖旨牌

舊廟神轎老戲臺

虎皮木刀獻金印

建醮大龜慶典多

尋根祖廟忠義脈

公益文化你我他

膳宿交通歡迎您

 
 
 
 
 
 
 
 
 

  本廟始建於清嘉慶九年,甲子夏季(民國前一百零八年),初期只有茅屋三間,只奉祀 關聖帝君。咸豐七年,丁巳夏季(民國前五十五年)改為土牆瓦頂,並增建東西廂房及兩房護廊,以供香客休憩。改建時經乩童扶鸞得帝君指示,築新殿於黃蜂出巢靈穴,即現在的殿位,後倚五峰旗,下臨太平洋,背山面水,香火日漸鼎盛。清同治六年丁卯(民國前四十五年),鎮臺使劉明燈提督巡察噶瑪蘭廳,表請 束力(敕)建協天廟
  民國三年甲寅夏季,重修廟宇,添購各項祭壇設備,並置石獅於廟前。同年,宜蘭廳警察課金子課長(日人),破例請森林機關奉獻樟木,雕塑關平、周倉二尊神像陪祀。民國十四年乙丑,又建戲臺一座。民國五十五年,建造牌樓,劃清聖地。之後眾信徒鑑于廟宇年久應修,提倡重建,因此成立管理委員會,由信徒選出委員,並組織修建委員會,擇定五十六年丁未六月拆除舊廟,翌年六月正式興工。正殿供奉 關聖帝君,並以關平、周倉陪祀。周倉位於帝君神像的左方,關平位於右方,與其他地區的關帝廟位置不同,且較高於關平金身神像。本廟右殿供奉觀音菩薩,左殿供奉福德正神。
  此次重建于民國己未年農曆三月完工,之後又連續建忠義大樓,至七十三年甲子完成,適值創廟紀念,因此擇定農曆十二月初一起至初五,舉辦五朝清醮大典,以表慶祝;復於八十六年丙子農曆十二月初十日至十四日,啟建五朝福醮,為本廟慶成二大盛典。歷次重建經費皆由信徒捐奉,以表感恩之心。

沿